光电,数个万亿市场的背后驱动力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1日

—睿熙科技CEO刘赤宇参与甲子引力“光电,一个被低估的创新市场”主题圆桌

【摘要】: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在北京举办了2019「甲子引力」大会。在11月9日下午的“前沿科技”专场中,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文杰,前中科院光电院院长王宇,豪威科技副总裁陈家旺,睿熙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刘赤宇,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和舜宇V基金创始合伙人葛雪晖等嘉宾参与了“光电,一个被低估的创新市场”主题圆桌。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主编程曼祺担任本场圆桌的主持人。

从左至右分别为:程曼祺、王文杰、王宇、陈家旺、刘赤宇、李浩、葛雪晖
圆桌要点如下:
1.除手机外,相对近期的AR、VR眼镜,中期的自动驾驶,远期的工业检测和生物科技都将给光电带来新的万亿级市场,未来5年内,AR、VR眼镜或将达到全球10亿台的出货量。
2.光电能赋能AI技术,但具体赋能方式可能超出目前框架——从为AI获取信息和数据的角度,未来光电的发展可能要跳开视觉,获取所有的结构和动态信息,直接给予AI机器。
3.5G+云,将助力光电市场“上高速”,从图像升级到视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4.光电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产学投研的合作,有圆桌嘉宾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成果落地上,还缺乏真正的“风险投资”。

圆桌实录如下:
主持人
程曼祺  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主编
圆桌嘉宾
王文杰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
王    宇  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前中科院光电院院长
陈家旺  豪威科技副总裁
刘赤宇  睿熙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李   浩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葛雪晖  舜宇V基金创始合伙人

光电驱动,多个万亿级市场崛起

程曼褀:因为时间比较有限,我会从之前准备的问题中挑三个我最想知道,对在场各位也最有价值的问题和各位讨论。在此之前每个人快速介绍一下自己,从王总开始。

王文杰:我是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执行董事王文杰,可能在座的一些人不知道我们公司,我们是香港的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代码2382,如果买股票的,大家都知道。

王宇:我是中科院微电子所的王宇,一个微电子所的来谈光电,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微电子的制造离不开光电,我主要的工作是做微电子制造装备;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是未来光电技术发展的一个借鉴。
陈家旺:我是来自豪威科技的陈家旺,我们公司是做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的。

刘赤宇:我是来自睿熙科技的刘赤宇,刚才辛博士(舜宇V基金投研部负责人辛然)介绍了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在3D成像中的作用,其实VCSEL以前是做通讯的,前15年我做光学,后15年做光电,两年前创立了睿熙科技,把VCSEL用在消费电子上。
李浩:大家好,我是来自中科创星的李浩,中科创星有三个标签:应用科技、早期、中科院,我们做早期科技的孵化,到现在孵化了280多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葛雪晖:我是来自舜宇V基金的葛雪晖,我们是专注于光学、光电的产业投资基金。

程曼祺:非常简单精准,刚才王总非常谦虚地说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舜宇,但是我相信场内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使用了舜宇产品的产品,比如手机。顺着刚才辛然演讲的话题,我特别想让在座各位展开讲讲光电的新机会,在手机、汽车、AR/VR这三大方向中,机会的远近、大小有何区别?对不同玩家来说,切入什么市场是最合适的?

王文杰:手机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讲。未来一到三年肯定爆发的就是AR、VR眼镜,这是个每年10亿部量级的市场,意味着在一个眼镜上有6-10个摄像头,显示模块20个,20亿个微投,20亿的波导片,60-100亿的摄像头,市场非常大。 再后面就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他们说是1亿台,现在我们一台车上面一般要放8-12个摄像头,1-4个雷达,这个又有了10亿个摄像头和4亿个激光雷达的量,我认为这都是万亿级的市场。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文杰

 、
程曼祺:这样算非常清楚,所以我可以认为是3年后AR、VR眼睛就可以达到十亿量级了吗?

王文杰:十亿。

王宇:王总作为企业家对未来市场洞察是非常准确的。作为我来说,虽然我是个近视眼,但是从我的工作性质来说,我希望看得更远。刚才辛然的主题演讲,我觉得很有意思,光电赋能AI,我是非常赞成的,因为光电是未来AI领域信息的出口、入口,并能提供实现AI处理的基本能力。


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前中科院光电院院长王宇

有几个方面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很赞同信息来自光电,但是我们目前给AI提供的信息是人能够理解的信息,并不一定是AI这样一个未来智能机器应该得到的信息,也许AI需要吃牛肉,我们却给它喂鸡蛋。 所以我想未来光电的发展,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说,可能要跳开视觉,获取所有的结构和动态信息,直接给予AI机器。 另一方面AI也会赋能光电,光电未来的发展,需要从信息本源及信息的基本原理上来获得探测和增强的能力。 经过王总他们的努力,现在的光学系统已经很小型化了,但仍然是一个个体,我们需要三维体。刚才辛然也提到二维,我们未来发展可能向更加平面化的、真正的二维化发展,能通过我们的调控改变它的功能、结构。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梦想了三十多年的光计算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并且光电对未来量子计算的作用也是极为关键的。我相信这些技术都能改变未来世界。

图像传感器搭乘5G“上高速”

程曼祺:谢谢王所,这是描述了非常宏大的畅想,跟中国未来的竞争力也非常相关。接下来是陈总,豪威是生产CMOS的,从上游厂商的角度,陈总方便跟大家分享一下,接下来的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各领域出货的情况吗?这能直接指示一段时间内的机会方向和热点。

陈家旺:这个太细了可能不太方便。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AI给手机上的光电发展带来一个非常革命性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从1个摄像头到5个摄像头,马上6个摄像头。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摄像头,是因为解决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把它全部连起来,变成一些多种多样的应用,AI在里面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些作用在两年前就开始了,预计在明年达到顶峰,基本上大部分的情况是在手机本地上实现。

豪威科技副总裁陈家旺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iPhone11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从图片往视频方向发展,意味着它已经在往高速公路走了。 5G的到来,一定会让视频更加有价值,因为可以传送实时视频。 视频会是5G时代非常关键的应用,这个时候加上云,它已经具备了高速公路和一个很大的仓库,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个图像传感器可能不再局限于可见光和可视,可能会从紫外到红外这个长波段去实现未来人眼所看不到的,但是对机器、AI非常有价值的应用。 所以图像传感器在未来的三年,会更多地渗透到每一个特殊的应用上面,不管是3D也好,还是个别应用也好。我想,图像传感器一定会因为5G和云,把所有现在你可以看到的功能、人的感知更多的数据化。未来这个数量,目前真的不好预估,因为会非常大。 最后回答你刚才的问题,具体的出货量不好说,但可以告诉大家,目前图像传感器明年的产能应该是相当的紧张,相当相当的紧张。

程曼祺:就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陈家旺:它不只是数量变多,主要还是面积变多,我们讲图像传感器的产值是讲多少片的wafer(晶元),所以像素越大、面积越多,你一颗wafer切下来得越少,再加上一个手机有多个图像传感器,至少是两个倍速在增长,这个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数量。
王文杰:他们(豪威科技)还不扩产。

程曼祺: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扩产?

陈家旺:我们正在研讨中。

刘赤宇:刚才几位讲得非常精彩,我以前做光通讯,又做器械。从两个维度来讲,第一个大家说AI,AI有语音、视觉,视觉可以达到80%的信息获取,不管视觉怎么智能化,任何有二维视觉的地方都有三维的需求,这是我个人的理解。由于我们现在睿熙科技做核心器件VCSEL,我借用这一句:光电赋能AI,我们希望激光,尤其是VCSEL,助力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第二个刚才陈总讲了图像传播、视频传播,从通讯历史来看,其实是一个数据从小到大的过程。以前大家发信息、发语音再变成图像,AR、VR其实是让数据指数型增长。 从器件角度来看,我们更关注VCSEL的应用,一个是视频的采集,现在那么好的机会,从二维到三维,从被动变成主动,刚才讲红外VCSEL,一旦VCSEL拓展到可视光,完全作为光源,它的应用就会打开。 另一个是传输,所有的传输都是光传输,光传输就是由于下端应用的数据爆发,导致通讯需求爆发。所以我非常同意刚才几位的观点,尤其是王所长。未来后端的数据处理对光电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应用场景,就包括光集成、硅光子、光计算,处理这些计算,也是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李浩:大家说的我都非常赞成。我认为下一步光学传感器件的需求会爆发,尤其是在消费级层面,比如汽车、手机,包括人工智能和5G的一些基础设施。 可能还有其他应用,比如说激光在工业上以及电子行业上的应用,从切割、打磨、清洗到焊接等也是很大的一块应用,会更加的节能、准确、绿色,对传统器件和电子都有一些替代,也会出现很多的这些行业的公司。 下一步光学也会应用在新一代的计算、显示等方面,比如说量子计算和光计算以及边缘计算上面也会有一些应用布局。

葛雪晖:刚才王总讲三年五年以后的万亿级市场,我觉得有两个市场也会是万亿级的,不过时间更长一些。一个是工业检测,比如现在我们看到传统制造业,将近有20%-40%的工人在用肉眼看这个产品的品质怎么样,在2D领域已经实现了很多机器检测,我相信从2D迈向3D,用机器检测,替代人枯燥、反复、高频度的检测,准确度会更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舜宇V基金创始合伙人葛雪晖

 另外是智能医疗,智能医疗会从影像进入到显微检测领域,进入到细胞具体的识别,我觉得这两个领域都有非常值得期待的前景。

“还缺真正的风险投资”

程曼祺:这个讨论特别好,有一些问题我提出来,现场不回答,比如说大家都提到万亿级市场,这个万亿级市场的通用性到什么程度?到底有多少玩家分这个蛋糕?我们可以先提出来,但今天确实时间有限,回答不了。 进入下一个话题,我们有产业界的公司,有舜宇的王总,有学界的王所,有创业公司,还有投资方,其中还包括了产业投资方,也就是舜宇V基金,大家的角色非常多元,组合在一起,又有各种合作关系。所以想请大家讲一讲,第一,在事实层面,你们平时有怎样的交流互动?第二,你们觉得在光电领域,应该怎样探索一个更好的产学投研合作机制?

王文杰: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学研联合合作的事情,第二个是关于新兴企业投资方面的问题。当然和陈总(陈家旺)我们是供应链的关系。 光学以前是个小行业,研究的人不多,中国只有五大光机所,现在有了交叉学科,微电子也在搞这个方向。以前光电的学校也不多,南理大、北理工,现在又多了一些,包括长春、成都、西安都有,小圈子里本来人就比较少,所以经常在一起合作。有一些基础技术在企业的应用非常广,现在获得国家奖的一般都是和产业在一起发展的,所以国家也是在倡导产学投研合作,习大大到中科院考察时就说要把专利写在祖国大地上,而不是放在抽屉里,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的发展也要继续合作。 对于新兴企业的投入问题,这个本身就是我们研发的广度和深度的结合,现在技术发展迅速,我们投资一个从零开始的公司显然不现实,所以投资跟产学研的合作,本质上是一件事。就是不断地把企业的技术深度和广度丰富起来,这样才会给未来的发展奠定强大的基础。

程曼祺:这个问题不用每个人都回答,还有抢答的吗?

李浩:实际上我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是一个诞生在研究所的投资机构,我们诞生前五年就在研究所的办公大楼里办公,孵化的大多数公司也都是来自中科院的很多研究员和科研工作者,我们也希望给他们资金赋能、管理赋能,让他逐渐成长为能走向资本市场,或走向工业界的领先企业,这是我们在做的事。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李浩

王宇: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说一个感想。说产学研合作,其实中间我们差了一些东西,王总作为一个企业,举个例子,相当于一个小孩出生,王总是希望这个孩子会走路,这样的话才符合企业的需求,我们研究机构作为国家项目出来,是刚刚培育,我们现在的投资大概是希望它已经妊娠7-8个月,从怀胎到妊娠7-8个月之间的保胎,对新兴技术公司来说是最不稳定的阶段,这就是风险投资所需要去解决的,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来看,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真正的风险投资。

程曼祺:您是觉得现在他们的风险投资还不够风险?

王宇:对,刚才李浩谈了一些,我觉得他们试图探索这方面的工作。

李浩:我们现在刚走到满月,还没走到保胎。(笑)

王宇:这个探索是否成功,还是要看保胎最后有多少的“死胎”,如果说没有死的,我觉得还不算是一个风险投资,至少你的风险不大。

程曼祺:我觉得这个视角很好玩,如果你投得都很稳的话,就证明你不够风险。

跨界巨头来了怎么办?

程曼祺: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也是会非常关注的话题,一个行业一旦热起来以后,也许以前是个小圈子,但是渐渐地可能有一些以前不是那么核心的人也会进入这个领域,我们在互联网发展中看到很多这种情况,比如说阿里、腾讯在做大后,也慢慢从移动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光电作为一个热门行业未来肯定有大公司进入,大家怎么看其他领域的巨头公司的进入以及巨头公司来了之后行业里的重点龙头或者像李总这样的成长型公司,接下来是怎样的状态?怎么应对? 我觉得可以最有发言意愿的可以先讲,刘总刚刚已经在频频点头了。

刘赤宇:你这个问题非常好,比较全面。我们其实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从我们项目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进来做VCSEL很简单,做这个没有捷径。那会不会有新的大公司进来,我们怎么定位? 在做睿熙之前我们考虑了两到三年。刚才辛然博士说VCSEL有40年,当时我有幸在Cisco管理光芯片采购,包括VCSEL。VCSEL的软件跟其它器件不一样,其实做通讯发射端是非常关键的器件,它主要分两个,边缘计算和VCSEL。如果找边缘发射的供应商,不会超过十家,VCSEL的供应商不会超过五家,为什么呢? 虽然这个东西热,但是VCSEL以前是阳春白雪,现在由于价格下降,应用展开了,新的应用展开会对VCSEL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以前数通没有的,所以VCSEL在这个方面更有生命力。


睿熙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刘赤宇

第二个我们要考虑是否有新的公司进入,我个人认为,关键器件的积累,不光是性能,还要可靠性、信赖性,这需要很多的试错。我们目前也在验证,2017年我们总结了一下,当时VCSEL企业可能有20多家,但是今年明年内,能进入全球范围供应链的不会超过10家。

程曼祺:2017年20多家是中国的范围还是全球的范围?

刘赤宇:因为我们比较特殊,如果考虑核心器件,一定是全球范围(竞争)。

程曼祺:2017年是20多个家,到2019年是多少家?

刘赤宇:如果真正能够有资格进入供应商的应该不超过4-5家。

程曼祺:这涉及到一个话题,我想多问一下,大家如果有意愿可以回答一下,如果在核心器件,特别是硬件上面,你们觉得大的公司靠堆钱、堆人能赶上的几率有多大?

刘赤宇:他们肯定有机会,一是需要材料,二是需要坚持。光电是非常有意思的行业,往往小公司有它的优势。

程曼祺:因为你们这个东西最终是要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你们更有灵活性。

刘赤宇:对,更有灵活性。

程曼祺:陈总也可以从供应链的角度讲讲这个话题。

陈家旺:图像传感器很多年了,要花很多的工夫堆钱,我觉得这个难度是存在的,因为留下来的都不小。再往后需要很多东西把竞争力提高,尤其是算法,我想这会是所有人追求的部分。当然我觉得这些公司机会在哪儿呢?图像从拍照到视频已经演化成很多不同的应用,所以它会有很多新的进来,可以在某一个特殊的应用,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程曼祺:谢谢陈总,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的核心受众,包括现场很多的观众,他们是投资人或者科技创业者,场上人可以以行业老兵的身份给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的人也好,或者是创新者也好,讲一句话吗?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打预防针。

王文杰:现在投光电产业,都是好机会。

王宇:我想请大家关注智能化的光电,集成电路使我们今天能够进入智能化,光电将能够使我们的智能化得到更高的发展。

陈家旺:我觉得AI+5G+云的到来,传感器应该是多传感器,不是单一的图像传感器,这会是未来去感知周边环境的机会。

程曼祺:未来可以期待非常多元新兴的传感器。

刘赤宇:三十年前,学光学有一句话——未来的世界是光学世界,听了这句话我坚持了三十年,我的同学现在还做光学的不到五分之一。未来的世界是光学的世界。

程曼祺:好的,现在正当时。

李浩:21世纪是光学的世纪。

程曼祺:好的,这是致敬饶毅老师吗?(笑)

葛雪晖:希望所有的光电创业者都来找我们舜宇V基金,我们有最棒的产业资源。

2019-11-21 来源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